TOR_CCP_20220225

教育 英文 CANADIAN CITY POST 文︰Annabelle M. 有時候,我們都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感受簡 單淳樸的慢活節奏。你有多久沒有自己動手做 DIY手工?同學喜歡親手把皮革、布料、木頭、鐵 片等材料製成一件件既實用又耐看的東西嗎?在 香港這個物質資源充裕的富庶社會,付費購買一 件工廠粗製濫造的產品很簡單。至於動手DIY物 品則由於耗時不少,所以反而成為了一種奢侈的 製作方法,變得愈來愈稀有和珍貴。然而,同學可 以在動手製作DIY物品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耐 性,又可以在完成製作後,感受到一種非筆墨所能 形容的滿足感。原來,生活的富足就是這麼簡單! 以下將教授八個關於“DIY”的英文詞彙。 1. Craftsmanship (n) 工藝 例句: Cr a f t smansh i p i s cons i de r ed as a human at tr ibute related to knowledge and skills at performing a task.(製作工藝產品需要知識和技 巧,是人類的獨有行為。) 2. Undertake (v) 承擔、從事、進行 例句: Recently, there is a trend of people under taking home improvement projects by themselves(. 近年,市面 上愈來愈流行人們自己動手進行家居 裝修工程。) 3. Self-sufficiency (n) 自給自足 例句: The concept of DIY promotes the idea of sel f-suf f iciency through completing tasks without the aid of a paid professional(. DIY的概念提倡 人們實現自給自足的理念,毋須聘請專 業人士去完成工作。) 4. Modify (v) 修改 例句: "Do it yourself" ("DIY") refers to the method of making or modi f ying t h i ngs by onese l f r at her t han hiring a professional to complete a particular task(. “自己動手”(DIY) 是指自己親手製作或修改物件,毋須 聘請專業人士來完成特定工作。) 5. Transform (v) 轉化 例句: DIY is a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semi-raw materials and parts into useful things(. 在DIY的過程中,我們 會把半原材料和零件轉化為有用的東 西。) 6. Availability (n) 供應、有效 例句: When there is a lack of product ava i l ab i l i t y, DI Y behav i ou r i s encouraged(. 當產品庫存不足,市場 的調節機制會鼓勵人們自己親手製作 物品。) 7. Customization (n) 訂製、客製化服務 例句: The need for customi zat i on i s another reason why people engage in DIY behaviour. (另一個鼓勵DIY的原因是因為人們可以按 照自己的實際需要,製作適合自己的產品。) 8. Creative-recreational (adj) 具創造性及 娛樂性的 例句: D I Y i s cons i de r ed as bo t h a creat ive- recreat ional and costsaving activity(. DIY被視作一種具創 造性及娛樂性的低成本活動。) “DIY”感受慢活節奏 教育 史海 CANADIAN CITY POST 文:代登 兩宋享國320年,共開科118榜,取士人數 超過11萬,是唐五代登科總人數的10倍多。其 中,北宋取士總數約61000人,平均每年大約錄 取360人。元明清各代取士人數均不及宋代。通 過長時間嚴密規範的科舉考試,國家得以選拔 大量優秀人才。在從門閥社會轉向科舉社會、 門閥士大夫主導轉向科舉士大夫主導的進程 中,逐漸造就了一個競爭性強、開放性高的社 會。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卓有成效的文官選拔 制度,源於隋,成於唐,盛於宋,至清末1905年 廢除,共實行1300年。 其中,宋朝的科舉制度被公認為嚴密、完 備、成熟、有效。南宋鄭樵在《通志》中說本朝 “取士不問家世”,即選拔官員不問家庭出身、 門第高低和社會關係,只問考試成績。那麼, 宋朝的科舉制度如何做到分數面前人人平等, “寒門出貴子”又是如何得以實現的? 科舉制度在唐代基本定型,但當時尚未由 考試成績決定一切。不僅考生的家庭出身、社 會關係、個人名聲、外貌口才等很重要,而且起 決定性作用的往往是“行卷”和“公薦”。“行 卷”指考生為求推薦錄取而在考試前投送給達 官貴人的個人詩文;“公薦”指公卿大臣向主考 官推薦人才。 李白未曾參加科舉,但他早就聲名遠揚,因 而由玉真公主推薦,應詔入京,供奉翰林。這是 推薦保送的路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張繼《楓橋夜泊》和杜牧《阿房宮賦》等都是作 為行卷而知名的作品,他們也因此獲得科名。 這是自薦和公薦相結合的路子。 這種考試制度對世家子弟有利,對貧寒子 弟則有點不公平。晚唐杜荀鶴出身寒微、屢試不 第,《投從叔部闕》中就哀歎:“空有篇章傳海 內,更無親族在朝中。”沒有做官的親友相幫, 再有才華文名也無濟於事。 兩宋之交則流傳開一個說法:“唯有糊名 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說的是,糊名制度 保證了考試的公道,孤寒子弟應當努力在科舉 中求取功名。這就是科舉制度的唐宋轉型。 宋代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解試、省試和 殿試,逐級淘汰,擇優錄取。 第一級解試,全稱發解試,是在各地方州 郡、開封府、國子監組織的考試。發解試通過的 舉子,就取得省試的資格,可到首都參加禮部 組織的全國性官員選拔考試。因禮部屬於尚書 省,故稱省試。省試是三級考試中最為重要的 一關,基本決定了考生的命運。 省試通過後,就進入最後一關:殿試,由皇 帝親自在金殿上進行考試。通過皇帝的殿試, 即可直接授官。由於殿試的主持人是皇帝,所有 通過殿試的人都可說是天子的門生。因此,宋 朝的登科進士皆為天子門生。 與唐代相比,宋朝科舉的變化主要有:第 一,開放考試門戶,幾乎人人均可應舉。第二,廢 除薦舉殘余,一切以程文為去留。第三,嚴格考 試制度,鎖院糊名謄錄並行。第四,考試內容多 樣,重能力見解及應用。第五,擴大錄取名額, 取士之多空前絕後。第六,中舉即可授官,升遷 相對較快。 兩宋時期“寒門多出貴子”

RkJQdWJsaXNoZXIy MTMxNzkz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