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_CCP_20220715

財富 投資 CANADIAN CITY POST 定窯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白瓷窯場之 一,窯址位於河北省曲陽縣,因曲陽古屬定州而 得名。其燒造瓷器不晚於唐,北宋至金代達到 繁榮昌盛,元代以後逐漸衰落停燒。在長達700 余年的歷史中,定窯是中華大地上品質最高、生 產規模最大、影響範圍最廣的精細白瓷窯場。 對於定窯白瓷為什么會這麼白,南越王博 物院陳列展覽部館員施梵表示,因當地有煤礦, 導致黏土中含碳,但經高溫後,碳元素便可不 見蹤影。他進一步解釋,定窯當地使用的胎土, 本身含鐵量較低,含鋁量較高,於是成品就會 比較發白。 相關文獻顯示,青瓷自北魏後期在北方地 區開始生產,而在改進青瓷的過程中,白瓷橫 空出世,打破了青瓷一統天下的格局,形成了唐 代“南青北白”的製瓷體系。“唐代後期,白瓷 形成兩個發展軌跡,即白胎白釉的器物和施化 妝土的化妝白瓷。定窯正是白胎白釉的精細白 瓷生產的最具代表性的窯場。” “我們在當地看到,在原料陶洗過程中,工 匠會把細小的有顏色的雜質予以篩除,使產品 燒成後胎質細膩潔白。這應也是定窯白瓷跟其 他產地白瓷不一樣的地方。它是白胎白釉,胎是 白的,釉也是白的”,施梵說。關於“釉也是白 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呂成龍曾細解:由於當地 釉料中氧化鈦含量較高,加之用氧化焰燒成,故 釉色多白中泛黃,呈現象牙般質感,給人以柔 和悅目、溫潤恬靜的美感。“這是由於以煤取代 柴作為燒窯燃料、窯爐氣氛由還原轉向氧化所 致,這又是北方製瓷業的重要技術革新。”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中唯一有大量花紋 者。“汝、官、哥、鈞、定”,前面四者史上都以釉 色等取勝,只有定窯有塑貼、刻花、劃花、印花、 剔花和描金花。瑩白如玉的器皿上,既保留有 雅致低調的顏色,又在觸手可及的眼光流連中, 影影綽綽見蓮瓣、對蝶、纏枝菊、海水紋,乃至 螭龍在天,以及鳳穿牡丹,是一種低調中的繁 華氣象。 “宋金時期,定窯燒造的刻花、印花白瓷, 以其精湛的工藝和優美富麗的裝飾,以及不斷 創新的燒造工藝,取勝於諸窯,其影響所及除河 北、山西等地的北方窯場和江西景德鎮窯等南 方窯場外,還遠至朝鮮半島的高麗窯等海外窯 場。”施梵說。不僅在裝飾上花團錦簇,而且受 遊牧民族金銀器審美範式影響,定窯還做出花 瓣型器物,這在當時並不容易。 定窯自中晚唐時期創燒,至蒙元時期逐漸 走向衰落,至今已逾千年。窯火興盛時,定窯與 其他諸多窯場互相影響,互相學習,競相模仿。 元代乃至明清時期,定窯雖窯火已熄,但其作為 宋代名窯之一,卻為當時文人士大夫乃至統治 階層所追捧,包括御窯廠在內的官窯和民間窯 場均有仿製。 河北省古陶瓷學會副秘書長楊傑介紹,進 入元代至明代初期,定窯燒造精細白瓷已停了 百余年。但在元人尚白的影響下,北方諸如霍州 窯、南方諸如景德鎮窯各地燒造白瓷的窯場卻 凸現出來。而這些窯場根據目前存世一些文獻 可知,亦有可能燒造仿定器。 進入1980年代以來,仿古之風越演越烈。 楊傑指出,高仿定窯大體而言,胎土淘洗不純 淨,雜質較多,或由於摻入南方瓷土原因,導致 矽含量增加,胎體過於潔白瑩潤。大部分陳腐 程度不夠,導致胎體容易發生開裂等現象。 造假者雖部分經過美術訓練,但應付定窯 刻花時或過於追求流暢程度忽視瑕疵細節,或 刻花轉角、單雙用刀等細節失之毫釐。新仿定 窯印花器物,由於模具使用胎土硬度問題,導 致部分模印細節模糊交代不清,或過分追求線 條凸起程度,忽視了視覺感官,造成生硬之嫌。 近些年高仿定瓷使用本地單一配方、模仿 古陶車拉坯轉速成型,不管是胎體純淨度、成 型厚度、拉坯成型的旋痕細節比較到位,需配 合器物修足墊燒痕跡,釉色質感,以及造型出 線細節綜合判斷。這需要收藏者大量接觸古代 定瓷標本,方可判定不失千里。 高仿胎體過於瑩潤易開裂 定窯花瓷天下白 獨步北宋五名窯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中唯一有大量花紋的瓷器。圖為定窯白釉孩兒枕。 資料圖片 “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定窯位 列北宋“五大名窯”,而它的“花”與 “白”,使其獨步天下,並在南宋就成 為當時收藏家的心頭好。

RkJQdWJsaXNoZXIy MTMxNzkz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