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_CCP_20220204

天下 專題 CANADIAN CITY POST 這是一扇簡單的窗,普通到商家可能沒 有想到用它來招攬客人,油漆也不那么新了, 陽光投射在窗臺上的綠植,綠植葉片的影子 又投射在手工陶器物件和可能是店主自用的 一隻咖啡杯上,平和及自然的生活美學邀請我 走店裡,在簡單地參觀了這個陶藝工作室後, 我隱約找到了當初在Emily carr學習的感覺。 于是,我的陶藝學習開始了。 做陶看起來是一個功能性的行為,人類 最初做陶也是為了滿足生活需要用來盛裝食 物和必需品,從工業革命開始,很多本來屬于 人類手工製作的技藝都“進化”成了支持高效 率生產的工廠流水線,不去評論它的是與非, 就我個人來說,我還是更喜歡有手工痕跡,亦 或是瑕疵的陶藝作品。 《天開工物》中說,“共計一坯之力,過 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其中微細節目,尚不能 盡也。“從揉泥,做胚,干燥,修胚,燒制,上 釉到最後的釉燒,每一步因為是人手的操作 而會有或大或小的瑕疵,它們記錄了從最初 的一團泥到最終的陶器物件,每一步是如何 被“鍛煉”成最終作品的過程,瑕疵的存在猶 如人的胎記,每一個都是獨特且無法被復制 的存在。 最開始學習是用wheel throwing做杯子 和碗之類的陶器皿,應該可以從成品看得出 來那時候菜鳥級別的我連中心點都沒找精 確,因此碗邊並沒有很對稱,干燥到leather dry程度,修薄碗底,磨勻碗身,繼續干燥數 日到bone dry,第一次電窯燒制後m370初學 者之友的陶土從灰色變的通體潔白,用膠條 剪了圖案貼上,裹上啞光釉,待干再撕去膠 條,再次入電窯燒制,最後出來看似普通的生 活小物。 真不容易。 再後來,沒有陶藝課的日子因為家裡沒 有wheel throwing機器,就開始嘗試純手工用 “盤”的方式來做陶,我的純手工小物件連指 印都看的清晰,可是我卻特別喜歡這種不工 整的手作感。 比如我最喜歡的這只杯子,杯周凹凹凸 凸的不規則印記反而形成了的它的特點,像 一個憨厚敦實的孩子,也很像兒時夏天那隻 快要融化的奶油冰淇淋。 瑕疵的存在猶如人的胎記 這只稚拙的杯子,像一個憨厚敦實的孩子。

RkJQdWJsaXNoZXIy MTMxNzkz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