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_CCP_20211231

天下 神州 CANADIAN CITY POST 飼養費高 無法丟棄 不敢殺掉 馬戲產業陷停滯 人虎共生成難題 安徽省宿州市蒿溝鄉蒿溝村是曾經的 “中國馬戲之鄉”。高光時刻,當地共 擁有馬戲團400余家,從業人員2萬余 人,年創收入達4億元,當地近1/3的農 戶靠馬戲謀生。隨着演出本身對於觀眾 吸引力的下降,國家層面對動物展演的 規定收緊,全社會對於動物福利關注度 的提升,馬戲產業已經陷入停滯和衰退 多年。如今在村子裏,演出車在路邊落 灰,車身上的馬戲表演廣告已經掉色。 戶門緊閉,門口的鐵籠子及演出道具鏽 跡斑斑。 據《新京報》報道,演出逐漸銷聲匿跡,但 曾經的“演員”依然需要飼養。安徽省雜技家協 會副主席、埇橋區馬戲協會秘書長張宏偉透露,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埇橋區仍豢養着約1000隻 老虎。 與人為鄰的千隻老虎吞噬着村民的生活。 高昂的飼養成本讓前馬戲從業者們難以為繼。 缺乏合規的養殖及運輸證件,讓一些村民不惜 鋌而走險地從事非法演出及動物租借。由於不 具備節育和後續處理條件,老虎的繁殖及身後 事都難以得到妥善處置。 人與虎如何共生,正在埇橋成為一個問 題。 村民生活隨馬戲浮沉 蒿溝村村民的生活隨着整個馬戲行業而浮 沉。52歲的李方是當地村民,出身馬戲世家,已 經和老虎打了四十多年的交道。2003年,李方 接過父親的班,和愛人一起創辦了自己的馬戲 團。 李方依然清晰地記得,行業興旺的那幾年, 自己和妻子帶着馬戲團在全國各地演出,最多 的時候,一天可承接十幾場馬戲表演。 那時,離開場還有兩三個小時,等待觀看演 出的人就排起十來米長的隊伍,用鋼筋搭建成 的三層看台上,密密麻麻圍滿了人。 南方的夏天悶熱,34攝氏度的高溫,李方 穿着裏外三層的彩虹色表演服,紫外線穿透衣 服炙烤着皮膚。一場演出下來,脫下的演出服 都能擠出不少汗水。即使如此,李方也從不覺得 辛苦。 傳統馬戲表演倚靠驚心動魄的馴獸表演 或花哨的雜技吸引觀眾。一場表演中,雜技演 員單腳騎在馬上繞場奔跑;在高空中上演着飛 簷走壁;黑熊倒立在牆角用兩條前腿行走;獅 虎乖乖地舉高前爪,從火圈中鑽來鑽去,並做出 “投降”的姿勢……觀眾在用彩色帳篷搭出的 “奇幻”空間中,尋找着快樂。 2008年,李方的馬戲團已發展至30余人, 一年的淨收入就有十四五萬。“當時我們村裏的 都願意幹馬戲,雖然一年裏有10個月時間都在 外面跑演出,不着家,也沒時間管孩子,但有錢 掙,有飯吃。”李方說。 李方夫婦是宿州市埇橋區眾多馬戲從業 者的一個縮影。馬戲表演曾是當地村民最重要 的經濟來源,在“馬戲風”席捲的那些年,村民 們紛紛開始置辦馬戲團。數據顯示,截至2010 年,埇橋區共擁有馬戲團400余家,從業人員2 萬余人,年創收入達4億元。在這個區域面積為 993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532.4476萬人的轄 區內,近1/3的農戶靠馬戲餬口。 動物福利開始受關注 人與猛獸共生,在當地已成為傳統。李方沒 想到的是,寒冬正在逼近。當動物福利開始越 來越受關注,馬戲表演被捲入風口浪尖。2010 年,國家林業局下達通知,禁止虐待性動物表 演,同年10月,住建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 動物園管理的意見》,要求停止城市動物園及 公園的動物表演後,動物演出手續逐漸收緊。 除此之外,觀眾千篇一律的雜耍和馴獸表 演,缺乏創新能力的節目形式,也無法抵禦多元 化新興娛樂方式的衝擊。 2011年,李方和多家動物園的合作正式終 止。2017年,李方先後向銀行貸款近20萬元用 於購買優質的音響設備和劇場效果燈。他添置 了專門用於馬戲表演的“流動房車”,並刷成粉 紅色的卡通形象,還購買了更大容量的豪華演 出帳篷。 無法在一二線城市獲得演出,李方夫婦不 得不壓利潤,帶着團隊到三四線城市搭棚演 出。高空走鐵索、冰上芭蕾、摩天飛輪……壓箱 底的絕活全部拿出來,一張門票也只能賣到20 元。依靠微薄的收入,他艱難地維持着馬戲團 的生計。 2018年,國務院正式發文規定禁止老虎及 其製品經營利用,禁止出售、收購、運輸、攜帶 郵寄或進出口。隨着國家對於野生動物的管理 以及保護動物等級的明確劃分,一、二級保護動 物的養殖及運輸逐漸規範,曾經的“高光產業” 徹底深陷泥潭。 這年冬天,李方把馬戲團裏的 朝夕相處近十年的伙計們召集起來,在一頓散 伙飯中,宣布馬戲團徹底倒閉。 馬戲行業進入寒冬, 約千隻老虎困在“馬 戲之鄉”。圖為在天 津,馬戲團工作人員 與老虎一起表演。 中新社資料圖片

RkJQdWJsaXNoZXIy MTMxNzkz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