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20230317

據後浪研究所報道,懶于、疏於、不屑於同 二代以內的親戚互動和交往,社會學研究者將 之稱為“斷親”。2022年,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 教授胡小武發表了一篇論文《青年“斷親”:何 以發生?何去何從?》,資料佐證了在90後、00 後群體裏,“斷親”成為了一種社會常態。 利用寒假期間學生回鄉過年的時機,胡小 武開展了隨機問卷調查,共回收了1200份有效 樣本。調查結果發現,年齡越小,與親戚聯繫越 少。18歲以下的被調查者“基本不怎麼與親戚 聯繫”;18至25歲、26至30歲的90後年輕人大 多數人只是“偶爾與親戚有聯繫”。 家庭關係的代際衝突和矛盾,是引發這一 代年輕人“斷親”的顯著因素之一。 在25歲高欣的眼裏,親人之間應有的分寸 感和尊重,她從未感受過。高欣的家在山東一 個小村莊裏,村裏的房子不超過五十戶。關係網 的搭建全靠親緣,東邊幾十戶是一個姓,沾親帶 故,常走動往來,自己在西邊,幾十戶姓高的遠 近親戚作鄰居,偶爾碰上面,也要叫個叔叔嬸 嬸。 逢年過節一大家子要去爺爺家聚餐,因為 自己家經濟條件更差,父母常常被其他親戚打 趣奚落,而他們總是選擇默默忍受,表面上還 得送上笑臉。 更遠的親戚上門,宴席擺得大一些,她和 奶奶、媽媽、嬸嬸,一眾女性只能在廚房吃飯, 上不了桌。爺爺奶奶重男輕女,過年時家裏的 弟弟們都有紅包,只有她一個女孩沒有,這麼多 年,她也從未收到過來自其他親戚的壓歲錢。 受夠了家族氛圍的捧高踩低和重男輕 女,報考大學時,高欣迫不及待地離開了北方、 “逃”到了1600公里以外南方城市,也就順理 成章疏遠了家人。今年春節,父親讓兩年沒回家 的她去探望爺爺奶奶,她拒絕了,只礙于父親的 情面,給爺爺奶奶打了個視頻電話拜年。“不想 回那個家”,這是她的底線。 沒回家的這兩年,高欣在廣州和朋友一起 過年,那個女孩也和家人斷了親,隻身在外地打 親緣關係,父輩們維護得兢兢業業——花費時間、精力、財力,甚至即便存在不愉 快,也會顧念着“手足之情”而寬容忍讓。年輕人對此卻嗤之以鼻。親戚們的盤問和 攀比、家族衝突中顯露出來的人性薄情和幽暗,都讓他們避之不及。 家庭衝突難忍受 年輕世代多斷親 拼。萬家燈火裏,她們舉杯,慶祝脫離了糟糕的 家庭關係。她和朋友們有一個聊天群,她發現 有三分之一的群友採取了斷親的行為,他們平 時很少跟自己的家人聯繫,很多年不回家,或者 偶爾回家一次。 社交網絡上,不少年輕人分享了自己和親 戚互懟的片段,有的甚至退出家人群、拉黑長 輩。從小父母離異、被爺爺奶奶養大的90後小 怪,就在2022年7月拉黑了所有親戚。 童年時期來自奶奶和姑姑的疼愛,是她寶 貴的回憶。小怪記得,小時候奶奶抱着自己上廁 所,還曾把手摔斷過。身體不好的她經常發高 燒,也是奶奶心疼地抱著她半夜去找老中醫看 病。一直沒有孩子的姑姑,在她的童年中充當 了“母親”的角色,“什麼好喝好玩的都會帶我 去,只要是有能力的,她都會買給我。” 但即便如此,小怪走出家鄉,生活工作以 後,仍然對親緣關係產生了懷疑。“我們年紀越 來越大,對於一些思想層面、認知層面上,你跟 上一輩的人會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帶着一種長 輩的身分而來,他要的是你人生的話語權,但你 又想擁有自己的話語權,就會導致你們倆的搶 奪。久而久之,小摩擦多了,一些很瑣碎的事情 都會導致不愉快。” 和親人們的代溝與認知差異讓小怪越來越 覺得,和親人們無話可說了。就像,高中時她被 抑鬱情緒困擾,但家人們並不覺得這是一種疾 病,“你就是想太多了,高興一點就能解決了。” 去年生了一場大病,小怪不敢告訴奶奶,怕 她受到驚嚇,只能求助父親、母親和姑姑,幫 忙墊付醫藥費。父親常年在外工作,父女倆本 來就感情淡漠,母親再婚後重心轉移到了自己 的新家,對她也不聞不問,唯一還算親近的姑 姑不好意思地告訴小怪,“你爸還在世,做不了 主。”鄉下的姑姑覺得,父母都不管,自己插手 不會落得好名聲。 沒有一個人出手拉她一把。“當我希望有一 個依靠的時候,家裏有這個能力,但是他們不 提供。”她寒了心,乾脆將手機裏的家人全都拉 天下 神州 CANADIAN CITY POST 年輕世代和長輩在思想和認知層面上存在差異,很容易 因為瑣碎的事吵架。 資料圖片 1 2 3 4 5 6 黑——斷親行為中最極端的,從親生父母到養 大自己的姑姑、家裏年紀相仿的堂兄堂姐,全 部斬斷聯繫。 從生計方式來看,隨着農業的機械化,社 會結構的城鎮化,大量的農村人進城工作 或者變成了城市人,人們不需要靠血緣文 化來協作生產,血緣關係變得對日常生活 影響甚微。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以前親戚們離得比較 近,姑娘們也嫁不太遠,親戚一年到頭 走動方便。現在隨着年輕人受教育水平 提高,外出上學、在大城市工作或定居, 跟親戚一年也見不幾次面,走動起來不方 便,因而越發疏遠。 從經濟學原理上來看,社會太卷,工作太 累,物質競爭加劇,維持人際關係需要時 間和經濟成本,如果這些成本既換不來情 緒價值,又換不來物質價值,還要承受交 際壓力,被催婚催生問收入,只能獲得不 愉快的體驗,那麼年輕人自然越來越不喜 歡走親戚了。 從時代背景上看,為了阻隔疫情的傳播, 很多倡議也被民眾廣泛接受,如“喜事緩 辦,喪事簡辦”、“宣導就地過年”,還有 隔離的時間經濟成本,使走親戚的習俗承 受很大的阻力,甚至被迫中斷。 從親戚關係上看,有些親戚之間的感情並 不友好,只是表面顯得親熱。有些親戚捧 高踩低,如果生活沒他們過得好,就會來 秀優越感。如果比他們過得好,就要承接 他們的負能量。 從家庭結構上看,獨生子女或者家中親屬 不多的,沒多少親戚可走。 六方面分析走親淡化 18 CANADIAN CITY POST 都市報 2023年3月17日

RkJQdWJsaXNoZXIy MTMxNzkzMQ==